时间:2023-04-16 01:32:41 | 浏览:198
12月2日,河南省许昌市召开《许昌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明确规定了公共场所晚九点后禁止进行广场舞、唱歌等活动,违者将面临二百至五百元的罚款处罚。
该《条例》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市民可以通过12345政府服务热线等方式投诉、举报。许昌市政府服务热线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接报后他们会联系举报地点所属区域的人民政府,由人民政府交办公安局民警到场处理。
许昌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王姓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对于《条例》中跳广场舞规定的解读应该是,“市民要在允许的时间内跳舞,跳舞时要控制音量不能干扰他人。”
晚九点后禁跳广场舞,违者罚款200-500元
《许昌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分为5章共37条内容,明确对公共秩序、环境卫生、文明出行、乡村(社区)文明、饲养犬只、文明用餐、家庭邻里、噪声控制等15类日常行为做出了具体规范。
新京报记者从许昌市人大常委会官方网站查询到,上述《条例》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在公共场所进行广场舞、唱歌等活动,应当控制音量,不得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夏季每日二十一时至次日六时、冬季每日二十一时至次日七时,禁止进行以上产生噪声的文体活动。”
此外,《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给予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以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许昌市人大常委会官方网站发布的公告。网页截图
许昌市人大常委会官方网站介绍,《条例》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市民有权对不文明行为予以劝阻,并可以通过12345政府服务热线等方式投诉、举报。
12月3日,许昌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接到市民举报后,会联系举报地点所属区域的人民政府,由人民政府交办公安局民警进行处理。
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处理需要一天时间,“如果十分紧急的话可以拨打110。”这名工作人员说,处理结束后,他们会给举报者拨打回访电话询问其对处理结果是否满意。
12月3日,许昌市公安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他们已按照《条例》规定的时间,每晚九点左右派人出去巡逻,接到市民举报后会派民警前去现场处理。
这名工作人员介绍,2021年1月1日《条例》正式实施后,对于违反者会先进行警告,如果再犯的话会由民警进行处罚,处罚金额在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具体处罚金额要由民警到现场了解情况后做出决定。
针对罚款去向问题,12月4日,许昌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王姓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罚款会由公安部门上交财政部门,由政府的财政部门与公安部门共同运作。
此外,关于远离居民楼和社区的空旷地点能否跳广场舞的问题,许昌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只要居民认为该地点有人跳广场舞且影响自己,就可以报警。同时,上述王姓负责人也表明,远离居民楼的公共区域也算公共场所,需要按照《条例》规定执行,“如果有人举报,执法部门会去现场进行处理。”
11.2万余人参与问卷调查,其中18.2%对广场舞扰民反应强烈
5月10日,许昌市人大常委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许昌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意见的公告”。8月27日,《条例》经许昌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并于9月26日经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在该条例制定过程中,共有11.2万余人参与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14场,修改讨论会20次,社会各界通过座谈、来信、来访、来电、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意见建议976条。
统计数据显示,参与网上调查问卷的市民中,有18.2%的人对广场舞噪音扰民问题反应比较强烈。
许昌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王姓负责人称,《条例》制定的目的主要是对文明行为做出规范,为市民提供规范和指引。在条例制定初期,当地市民反映强烈的有22个问题,跳广场舞和露天表演造成的噪音扰民是其中的问题之一。
上述王姓负责人介绍,11月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共有相关职能部门三十余个参会,目前已经印了2万本的单行本《条例》。
12月2日下午,《许昌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新闻发布会现场。图源许昌市人民政府网站
解读:市民要在允许的时间内跳舞
对于噪声扰民,法律早有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八条规定,违反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在《许昌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出台前,河南省曾出台《河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对开展健身、娱乐、宣传、销售、庆典等活动及环境噪声管理方面做出大体规范。
新京报记者通过各地政府官方网站等渠道查询到,许昌立法明确规定广场舞时间并非全国首例。
2018年,湖北襄阳出台的《襄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规定,市民晚上九点以后、早上七点以前,禁止在公共场所开展广场舞、打陀螺、甩鞭子等文体休闲活动,否则将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并处五百元罚款。
许昌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王姓负责人称,对于《条例》中跳广场舞规定的解读应该是,“市民要在允许的时间内跳舞,跳舞时要控制音量不能干扰他人。”
新京报记者 刘名洋 实习生 毕卿
编辑 刘倩
校对 柳宝庆
12月2日,河南省许昌市召开《许昌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明确规定了公共场所晚九点后禁止进行广场舞、唱歌等活动,违者将面临二百至五百元的罚款处罚。该《条例》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市民可以通过12345
跳广场舞广场舞和散步是老年人最喜欢的两种运动方式,这两种运动虽然都很好,但是广场舞有两方面的优势却是散步不具备的。广场舞适合哪些人跳?跳好广场舞的健康小智慧都有哪些?专家分别给广场舞和散步打分,结果居然是广场舞比散步更适合中老年人!其实这两
动一动,十年少。如今每天晚上走在马路上,耳边总能传来凤凰传奇的歌声,久而久之,你仅仅依靠散步的时间就听完了他们的大多数作品。造成凤凰传奇火遍大江南北不仅仅是因为音乐好听,还因为他们已经成为了中老年人跳广场舞的最爱曲目的创作者。“广场舞”一个
蒙克 - 广场style.mp33:08来自追梦玉儿代玉广场舞这支蒙克演唱的《广场舞》歌曲真欢快,好听极了,适合广场大众跳音乐已唱响 列队排成行压抑许久的疲倦 瞬间都释放前面的跳起来 后来的快跟上让快乐长出翅膀 快乐去翱翔来吧来吧来吧 齐聚
近年来,广场舞风靡全国,越来越多市民加入广场舞的队伍中,这种既方便又有益身心的健身方式,也给不少人带来了苦恼。广场舞音乐的巨大音量,让住在广场周围的邻居苦不堪言。如何“跳出”广场舞困局,让广场舞既实现定向传播,又解决扰民问题,是时下全社会的
2022新京报第二届广场舞发展论坛在京举办,部分与会嘉宾合影 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2022年12月28日,“‘全民舞动,光耀中华’——2022新京报第二届广场舞发展论坛暨首届全国社区广场舞展演优秀舞队发布”在京举行。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专题风靡全国的广场舞成了大妈们晚饭后的热门活动,但相应产生的噪音扰民和场地争夺问题也常被居民诟病,如何让广场舞跳出“文明范”,深圳坪山街道做出了有益探索。坪山街道走深走实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问题“顽疾”转化为
刚出梅就入伏清爽夏夜中熟悉的广场舞又回来了但是那些伴奏的高分贝音响也成了不少市民的噩梦不知道你是否有同感?比如,家住闵行区明泉花园小区的王女士几乎每周都要拨打一次“12345”投诉位于小区旁漕宝路吴宝路路口的“闵行市民文化广场”噪声扰民“每
来源:台海网台海网6月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曾宇姗通讯员陈智勇)6月5日起,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噪声法”)将正式实施,治理噪声污染有更强的法律武器了。近日,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噪声法的相关规定进
一个音箱,一块空地,一群人,就能翩翩起舞,自得其乐。贵州茅台《近观中国》探访广场舞在中国,广场舞,不仅是一种风靡在大街小巷,深受人们喜爱的集体活动,更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和传统印象不同,现在的广场舞不再是中老年妇女的专利,而在更广泛的
夕天红云似绸缎,裁作舞衣舞翩跹。踩歌轻飘迎月升,翻转俯看城火闪。
边疆的泉氷清又纯.mp33:07来自追梦玉儿代玉广场舞代玉广场舞《边疆河水清又纯》经典红歌真好听,配上水兵舞真好看
1月22日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彩排,而在开幕式表演之前,一段30分钟的行进式广场舞点燃了现场的气氛。参与此次广场舞的演员最大70多岁、最小5岁,自带「国民气质」的广场舞亮相冬奥舞台,引发网友热议。除了表达热烈的情感,
广场舞是不少阿姨爷叔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但扰民问题也是由来已久而且还因为不分时间地点跳广场舞“大妈们”曾多次登上热搜#广场舞大妈抢占篮球场#2017年6月,在洛阳王城公园篮球场,广场舞爱好者与篮球少年就篮球场的用途发生激烈争吵。随后事态升级,
宝安区广场舞指导活动。受访单位供图市民在小区内跳广场舞乐在其中。受访单位供图广场舞起源于社会生活,因多在广场聚集而得名,融自娱性与表演性为一体,以集体舞为主要表演形式,以健身为主要目的。包括佳木斯舞步、坝坝舞、水兵舞等。该运动兴于人民群众,